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协会概况 协会资讯
郭英剑、邓怡:人才培养是渐进过程,高校高中教学需多样化衔接
发布时间:2021-06-08 分类: 协会资讯 点击数:924

郭英剑、邓怡:人才培养是渐进过程,高校高中教学需多样化衔接 

看点:新高考改革始终牵动着千万家长和考生们的心,也是贯彻“破五唯”,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从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开始新高考改革,到后面陆续有第二批、第三批省份加入,再到2021年广东、江苏等省份加入新高考改革,至今新高考改革已经历时8年之久,已有14个省份加入新高考改革的行列。

新高考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新高考改革8年获得了哪些宝贵的经验?高中人才培养和大学人才培养如何做到精准衔接?推进新高考不断深化有哪些目的与必然性?8年新高考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高中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如何做到精准衔接?

2021年高考来临之际,搜狐教育特别推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衔接论坛,我们邀请教育专家、大学招生主任共同把脉新高考改革、大学人才培养与高中人才培养衔接、大学人才选拔等。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搜狐教育高考特别节目,我是主持人粉霞。2021年高考来临之际,搜狐教育特别推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衔接论坛。本场论坛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郭英剑老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邓怡老师。

从2014年开始,浙江、上海等省份率先开始新高考改革,至今已经历时8年时间,新高考改革对于高校来说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请两位老师从自身出发来为我们分享一下。

郭英剑:新高考的一种模式是“3+3”,是语数外作为备考的科目,再从其他相应的学科中选取一些个人感兴趣的学科加起来。这样模式遵从了从核心学科出发,又结合个人的学科兴趣,我觉得这种改革的方式是利于人才培养的,主要是为高校的未来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这种改革模式相较于过去的高考制度是一个进步,我相信在未来这种高考模式会进一步地推广。

主持人:邓老师觉得呢?

邓怡:新高考改革,对于大学来说,尤其对我们招生口还是有很大触动。对于高校,我觉得有四个方面的正向影响。

第一,推动高校进行学科的发展和专业的调整。以前填报高考报志愿时,我觉得985、211高校不太发愁,因为在之前报志愿的模式下,学校只要很好,学生们选择服从学校调剂,就能选择到专业,学校的专业也不太愁高分的考生。但新高考改革后会有一种趋势,按专业来填报志愿。对于专业好坏、学科是否强,学生就有一个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就推动了各高校必须大力进行学科建设。

在专业的调整上,这几年随着科学技术或者社会进步,专业越来越趋向于学科交叉,比如信息化和传统的工业相融合是一个趋势。教育部也是要求各高校建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以北航为例,我们结合优势学科,近年建了16个新的专业,比如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以及今年新建的智能飞行器、网络空间安全、虚拟现实等新专业。

第二,推进大类招生和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在以前的报考模式中,学生可能会比较纠结到底学哪个专业,出现所谓的热门专业扎堆,国家真正需要的一些专业专业出现冷门的现象,这是我们想去避免的。

高考改革让学生结合需要去了解专业,高校都在进行的改革就是大类招生、大类培养,这是让高校、考生都受益的一种改革。拿北航来说,我们从2017年就实行了大类招生、大类改革、大类培养的改革,把70多个传统专业分成了4个大类,学生在高考完之后,只要知道自己大致的一个方向,报一个大类作为专业就可以,学生在大一接受书院制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了解这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将来的发展方向,再通过对自己兴趣的结合选专业,这会是很好的衔接。

第三,新高考改革促进了高校更加聚焦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创新人才。比如刚刚发布的,教育部批准了12个学校成立未来技术学院。这就是希望学校去培养面对未来5到10年甚至15年之后的突破性技术、颠覆性技术人才。

北航在拔尖人才培养上面,施行高等理工学院的转型升级,北航今年“北斗七星”战略中,计算机拔尖计划、空天力学拔尖计划、华罗庚数学拔尖计划和未来空天领军计划是承载教育部拔尖计划,瞄准基础学科前沿和未来空天科技,依托我校高等理工学院进行培养。

这个领军计划面向的是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学院里除了导师制、小班化以外,开展本博贯通。本博贯通是学生们在本科阶段,在这些学院任选国家级的一流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到博士阶段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和未来面向选择任何一个专业。这是个非常大的改革,突破学科专业和学院的壁垒,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四,促进“双高”衔接,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促进双高衔接,也前置生涯辅导。要让学生们更加了解专业,高校也在努力,提前走进高中,让学生们了解专业,了解学校,为他们做一些生涯辅导和职业规划。未来的职业从一定角度决定要学的大学专业,要学的大学专业也会决定高中的选科。

主持人:对于新高考改革的未来进路,两位老师有什么看法?

邓怡:现在新高考是两种模式:一种是“3+3”的改革;还有一种是“3+1+2”的改革,今年又有8个省市进行的是“3+1+2”的改革。

如郭院长所说,高考改革是让学生选择未来的专业和职业规划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学生选自己所喜欢的专业,是特别好的改革,学生在高中阶段也更有余力去从事相关学科的学习。

“3+3”是20种选择,“3+1+2”是12种选择,“3+1+2”的选择可能会更有利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教育资源稍微薄弱地区的学校组织走班制。选科需要走班,尽管走班形式多样,有行政班加选科班,有各种各样的结合,但我觉得12种选择会比较节省资源。

所以,未来的高考改革是“3+3”更合适,还是“3+1+2”更合适,可能要看各省的情况。

第二,高考的改革让人才选拔会让“一考定终生”模式趋于结束,因为是“两依据、一参考”。依据高考成绩,依据学业水平考试,特别是综合素质档案,我们一直在大力推行,高校怎么承接教育部推行的综合素质档案,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如强基计划的招生、有的省有综合招生、三位一体招生,都会对综合素质档案更加重视。也就是说,学生除了高考成绩外,整个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将成为未来招生的重要的参考。

主持人:郭老师有要补充的吗?

郭英剑:邓主任讲得非常专业,我从一个比较泛化的角度稍微谈一下。我觉得中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大概可看到一个走向,走向是越来越朝着学生的未来发展的目标去改革的,从他的自由选择到未来成长。所以,这是朝着一个更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

当然还有很多的发展方向,我觉得也不单单是“3+3”或者“3+1+2”,未来也许还会再推出其他更多的模式,但大的方向不再是像过去那样一考定终身。改革会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特征、个性发展等。

找到一个特别公平公正,又适应中国国情的可能也不大容易,所以,我觉得目前的探索还是比较适合于我们国家的。

主持人:有一项针对大学的调查发现各科老师都在表达同样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正在为基础教育的后果买单,他们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来扭转基础教育带来的后果。郭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从您的经验来看,您会对现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提一些什么样的建议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大学生活、更好地完成大学生活?

郭英剑:这样一个现象确实是存在的,早在2009年,我在一家报纸上发过一篇文章专门谈的就是这个问题。我当时讲的就是希望我们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要和基础教育的研究实行互补的一种模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因为我是一线教师,我一直都在给本科生上课,我从教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放弃过本科生的课程。也确实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的问题真的不是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特别在人才培养上,有些问题来自于基础教育。

我当时在文章当中也讲到了,我说这么讲并不是在指责基础教育,也没有否定基础教育这么多年所取得的成果,但我觉得我们在人才培养上确实是需要双方的紧密合作,高校的教师和基础阶段教师要紧密的合作,我们研究时不能够把这两者分开。

举一个例子,我最早在学校上课是教高年级的,我从研究生毕业开始教,一直教高年级的课程。后来,我就发现相关问题比较严重,就下到一年级来上课,给新生上课。特别是这几年,我基本上都是在给新生上课,上最基础的专业的课程,入门的课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如学生思辨能力比较差、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包括在论证的过程当中或跟别人讨论的过程中,结论性东西比较多,对论证的过程不耐烦,而且逻辑性比较差(当然我相信这样是普遍的,不单单是某一个学校的)。

因为我们是人文学科,我反映的可能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问题,这个实际上是个大问题。我教高年级,比如说大三学生、大四学生,我还可以说我们高等教育本身可能有问题。等到我下到大一去上课后,他们刚刚入学表现这样,这就不单单是大学的问题了,这也是基础教育的问题。这个问题确实还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对于今天的高等教育,我们在谈人才培养时,我觉得重在还是培养人。

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首要的是先把他培养成人,然后才能谈才的事情。就这个角度来讲,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让学生们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如他们在选择语文课程时,教师应该教学生什么,告诉学生应该学什么,这些应该有非常清晰的目标。与过去的学习要有区别,比如在学习过程,我们对一篇课文要去分析中心思想、词义之类的,以及其他的很多方方面面的,语文课也要承担着怎么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

我是外语学院的老师,大一的新生进了我们学校,我们的学生外语基础都好,非常优秀。我们发现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日常的口语表达没有问题,但如果去谈对某个事情(件)的看法,再谈一个具体的问题,如一个学术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就没有什么可谈的,谈不出什么东西来。在谈的过程中,自己的观点怎么论证、整体学术探讨能力是比较弱的。

个人觉得,这些应该从中学阶段甚至小学阶段就要逐渐培养,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基础阶段的学习,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习,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训练,进入大学之后才能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基础教育非常非常重要,基础教育做不好,高等教育很难做得好。

主持人:在目前的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基于郭老师刚才谈到的中学教育或高等教育的问题,想请问一下两位老师,我们的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怎么样做到精准地衔接?

邓怡:我只能讲讲我们学校的做法,现在很多大学都在探索,在做着很有意义的一些试验,我们的概括起来叫“UPSA”计划。

U就是大学, University。从大学的角度,我们希望学科内容前置,让高中甚至初中了解大学的学科,了解专业,如开放实验室、共建实验室,以此来让中学的学生能更早地了解北航的专业,了解我们的学科。比如,我们跟北京的一些中学建了风洞的实验室、物理的实验室,跟杭州二中建了一个无人机的实验室,希望通过这些共建让学生能够了解北航专业的实力、学科的优势。

P是教授,它泛指的包括院士、教授和老师,我们现在大力让以院士为代表的老师走进中学,为学生们开展各种科普的、专业的讲座,学生们也都非常喜欢;甚至还给他们开一些课,希望从小就在学生心中播下航空航天的种子。现在国家航空航天的人才培养是急需的,我们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有志于航空航天,包括了解其他的强势的工科。

S是学生,学生就是在读的大学生,我们每个寒假会派近三四千人回到各自的母校去,给他们的师弟师妹们讲北航,讲这个学校,讲专业的特点。

A是校友,每年的招生、日常的学校活动都有大量的校友参加。很多校友都已经在社会各界、各个行业领域做得非常不错,让他们来现身说法,讲大学的学习应该怎么做。

我们通过这四个方向与高中教学进行对接。我觉得郭院长从文科角度讲得特别好,我从工科角度来说,因为北航工科还是非常强的。我们觉得现在的新高考不管是“3+3”还是“3+1+2”,尤其是“3+3”还是有一些选科的问题,比如选物理学生的比例有所降低。各省也在采取一些办法,选物理的比例上来了,结果物理加化学可能比例又低了,就是选化学的比例比较低了。对于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对工科的需要是比较强的,需要大力发展而促进社会的进步。我们也真的需要很多学生能够去选考物理、选考化学,去学工科。所以。哪怕学生们不选考物理,也希望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能有一套完整的物理学习过程,这是我们对中学的一些期望。

另外,包括人大、北师大,我们这些学校也希望打破大学之间的壁垒,展示各自学校专业的学科优势,联合起来,强强联合走进高中,共同为“双高”人才的培养做贡献。

郭英剑:这个问题不一定非要说精准衔接,我觉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很多么“精准”衔接,各自培养的目标不一致,它们是人才输送的不同的阶段,但期间一定是有衔接的。刚才邓主任提到的也是国外一个比较常见的做法,比如说大学的课程下移,这些也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大学的课程可以下到中学里面,叫AP课程。这个课程对于中学的学生(有一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在国外,在中学相关课程,到了大学同样可以算学分。算学分不是为了减低学分,是为了减经费,因为大学的经费是按学分来计算的。你如果多选了,一是说明你很优秀,二是说明你对大学已经很熟悉了。

在国内,一些高校都已经开始做了,有一些中学也开了AP课程。让大学的老师特别是名教授到中学去宣讲,还有一个,邀请很多的中学生到学校来,这吸引学生特别是优秀的学生到各自高校的一个重要的办法。

我们过去觉得比如哈佛大学好像不需要做宣传,也不是这样的,它照样要做宣传的,而且宣传做得还特别特别好。我相信北大、清华、北航这样工科领域顶尖的大学,像人大作为人文学科方面顶尖的学校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有一些优秀的学生可能反倒不敢报这样的学校,特别是处在一定的分数阶段时,他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实情,但有时判断也不一定完全正确,所以,我觉得这样宣传的重要目的倒不在于做自我宣传、自我推销,再与让中学生了解大学,了解未来的高等教育,了解未来进入大学要怎么学、学什么。衔接点的落脚点应该在这个地方,可能会更好一点。

主持人:2020年起国家推出了强基计划,两位老师认为国家推出强基计划的目的是什么?强基计划对于我们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请两位老师分享一下。

邓怡:强基计划是从2020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国家希望培养以基础学科特别优秀的人才,把他们培养出来,将来面向、解决国家的重大战略问题,特别是像“卡脖子”的问题。所以,我们高校确实要从高中生当中里面去选拔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三有”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我觉得强基计划改革有两方面:

第一,它是对招生的一个很大的改革尝试,它要求必须是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相结合,基本高考成绩占85%,校测成绩占15%。尤其突出的是“两依据一参考”,这让我们必须做到在依据高考成绩的同时,还得去看他的学业水平成绩,特别是综合素质档案。

对人才培养的衔接来讲,从去年开始实施,所以大学和高中都在摸索当中。高中在试图从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上与大学去对接,包括像清华、北大、人大、北航都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特别是基础学科实验室共建,是一种很好的模式。

第二,清华也在做一些探索,比如从高一、高二的学生当中就去挖掘有学科潜质特别厉害的孩子,直接进入到清华。这是未来的一个有益的探索。在校测过程中,我们也更看重学生在这个学科方面是不是有天赋、是不是有潜质,他未来的创新能力如何,是不是能解决学科交叉问题,能否将来运用学科交叉去解决未来重大问题。

郭英剑:邓主任讲得特别好。我觉得这种模式是带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模式,在这个模式的背后是我们国家包括整个社会对相关领域人才的一种渴望。所以它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它代表着我们整个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渴望。

因为它刚好还处在刚开始阶段,在推行过程当中,有几个问题值得大家注意,包括想进入这里的学生也需要注意。

第一,需要注意的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慢慢来,不能太着急了。强基计划本身给我们看得到是有一种压迫感的,时间上我们急于来选拔人才。我个人觉得,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的一个过程,在高等教育里为什么大学一定要读四年呢?我记得很多年前国外也有人专门提出来大学读三年就够了,反正课程也学完了。设定为四年很重要的一条因素是,大学不单单是学课程来,而是一个人培养的过程,这四年正是青年人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四年的磨练和三年、两年是不一样的。所以四年的学习,从课程设置,从各个方面,可以有这种紧迫感,但就管理的角度来讲,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讲,还应该把学生当成一个人才培养。这个过程是我们还需要要慢慢来,在里边要有让学生学习的过程理念。

第二,对学生来讲,在进行强基训练的过程中,包括人才培养过程中,其实是注重整体素质教育的,不单单是专业性。我们当然很重视在某一个专业方面进行专门的培养,但对于整个人才培养,我们不单单是要求专业性的,要看整体的素养。因为我倒个人觉得很多人才培养的时候,对于学生来讲,注重培养除了专业之外的其他课程的学习,包括个人修养,这些可能不是专业会交给你的。

第三,对学生来讲,进入到这里边并能够被选拔,要注意除了课程专业学习、素养的培养之外,还应该有大学的生活。这样大学的生活在要充分地利用大学,因为大学里面不单单是只有专业,还有很多的内容,包括课外活动、社会活动之类的。

主持人:接下来请问一下郭老师,近年来为了提升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教育部严把毕业出口关,很多高校也出现了一些清退本科生、研究生的新闻,您认为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哪里?我们对高等教育的未来趋势是如何看待的?

郭英剑:这是两个特别大的问题,我觉得很难能一下子说清楚。我们从现象说起,您说到了现在教育部注重特别本科的教育。教育部开了几次会议提倡“以本为本”,特别重视本科的教育。包括您刚才所提到的清除一些不合格的本科生、硕士生,这只是加强本科教育、高等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而已。

它实际上传递的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高等教育不像我们过去所想象的进到大学里面就进了“保险箱”,要转变过去的观念。在人们的心目当中,中学阶段非常刻苦努力钻研,考上大学就放松了,就好像进了“保险箱”,大学好像是可以混的。这样一种转向是非常重要的,值得大家关注,相信今天很多大学生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如果说今天我们高等教育的问题,它的核心还是人才培养,是围绕着人才培养的核心,你会发现我们很多方面可能都有些问题。

举个例子,我们会感到管理可能会有问题、我课程可能会有问题、师资队伍可能有问题、后勤可能有问题,诸多方面都会带来问题。比如说今天的人才培养,我们的学生如果真到大学里看一看,会发现今天大学生的日子也不好过,课程会很多,包括就业在内的多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已经不像过去那样觉得大学好像是比较好混的。

今天的高等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回过头看时,为什么还觉得今天的人才培养还是有问题?围绕着这些,就人才培养来而言,我们会觉得在就业问题上,人才似乎不能满足有关企业单位的需要,达不到一定要求,就此轻易断言这个大学培养的是什么人,为什么不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再看今天的人才培养,我们确实会发现有一些问题。

我们思考学生学什么样的专业知识,使他能够在未来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些课程足不足以把他培养成人才,我们会发现课程似乎是有问题的。就课程的一个例子而言,我们近两三年一直在推的一个说法叫“金课”。之所以推“金课”,是因为现在“水课”太多了,学生上课依然在睡觉,甚至不上课。

“金课”在过去实际上被叫精品课程。我过去上课时,课程是校级精品课程,也是省级精品课程,很多老师觉得不是精品课程也没有关系,因为精品课程的对立面是非精品课程,不是精品课程还可以是一个普通的课程。

我在几次学术会上也讲过,今天讲的“金课”对立面是“水课”,课如果成不了“金课”就是“水课”,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换句话说,“金课”的确为高校教师带来了压力。

课程问题只是高等教育问题中的一种,还比如说师资问题。我们在抱怨学生时,会发现学生也在抱怨教师。今天的学生和过去的学生是不一样的,今天学生的知识面是非常广的,见多识广,技术性比老师好太多。我们知道,今天的课程没有技术是很难完成的,技术类的课程更要进实验室。

我们人文社会学科的不用我们现代技术基本很难的。比如我是讲美国文学的,我讲文学的一个作品、一个作家,我以前把他的生平讲下来,罗列一下主要作品。我讲这些最少需要5分钟。虽然我们也让学生去自习,我稍微做一点介绍,也是有必要的。但现在根本不需要了,网上有大量的非常简短的个人传记,2-3分钟时间用电影的方式就把其一生、作品讲完了。

换句话说,我过去用五分钟的时间,今天用两分钟到三分钟就可以了,可以节约两分钟,这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今天教师所必备的技能。学校这两天正在给老师们做一个培训,学校使用智慧教室,你怎么运用智慧教室。今天的教室跟过去也是不一样的,一般的教室至少有电脑、多媒体等,现在更有智慧教室,智慧教室就是四面八方全都是多媒体,教师如果不培训是很难去适应、利用的。

今天的教师也要学习,学生不一样了,我们所讲述的内容会有改变,要与时俱进的,教师本身也要提高的。所以,教师能不能达得到如说“金课”给所设立的目标去面对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讲,我觉得教师的改变可能是首要问题,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问题。教师不改变,高等教育也很难改变的。

管理也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在管理中经常还把学生就当中学生、小学生来看待,什么几点钟必须要回宿舍,几点钟关灯等。当然,站在一个行政管理者的角度,我很清楚之所以这么做是有他的原因,特别在疫情时期。

但从管理者角度来讲,还是要从观念上知道怎么来管理这些学生。有一些该坚持的是需要坚持的。举个例子,国外的一些大学为了让学生能够从一入大学就学会和别人相处是,它们要求一二年级是必须住校的,住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与其他人住在一起,住在一起就得学会跟别人怎么相处。这个观念告诉大学生进大学就得学会和别人相处。

当然,这样的问题不单单是中国的高等教育的问题,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有这样那样问题。中国处在一个极其高速发展的时代,在今天这样一个疫情的时期,高等教育的问题也是我们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问题。

未来也很难预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发展会越来越好。我们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中,有自己的模式,我们在逐渐搭建自己坚持的一种模式,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的。

主持人:郭老师刚才提到我们的学生需要反思,老师也需要反思,很让人印象深刻。其实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大部分人认为我们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用尽了所有的精力,把所有的动力都用在高中阶段,到了大学阶段之后,学生就会出现一些动力不足的情况,两位老师觉得怎样扭转这样的局面呢?

郭英剑:我觉得这样的说法可能不一定特别准确,根据所接触的学生,我不认为大学生就会真的这样。大学生、中学生从身心健康方面来讲,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搜处于一个成长的过程。

不能把中学生看得像“老人”一样,好像过了一个阶段就不行了,这肯定不是这样的,他们永远都是朝气蓬勃的,我对大学生是充满信心的。

重要的在于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具体而言,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课程,激发他们,让他们去觉得学习的课程是有意义的、有意思的,甚至我们不要去讲它有多大的意义,他们就觉得很有意思,这个可以在中学阶段所学习的相关的科目延续。

什么样的教师才能吸引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定是这些大学的老师让学生觉得比中学的老师要好。大学老师应该从知识体系上,从整体的教育方式上,是要高于中学教师的,当然只是指知识体系方方面面。这样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也是学术的吸引力,是高等教育带来的吸引力。需要反思的是大学,而不是学生。

邓怡:我们也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确实有这样的现象存在,虽然它不是占绝大多数的。我觉得从两个方面:

一是,高考的改革也是在改变这样的情况。一考定终身,学生真的是花自己所有的力气,恨不得120%的力量去学习,他觉得高考只要考好了,我的命运就改变了。现在希望一方面是高考,另一方面还有综合素质、平时的学业水平,“五育并举”都要考察。未来基础教育会向全人教育去发展,更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第二,这种现在的转折点主要是在大一,大一这种情况会稍微多一点。很多学生上了大学以后,原来是专业基本确定了,他觉得反正在这个专业里了。学校也觉得学生也都已经招到了,大家处于这样的状态下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改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可能不是唯一的手段,但是有效手段。

以北航为例,学生们是按大类进来的,航空航天大类涵盖了9个学院,除了航空航天,还有材料、机械、交通都在大类里,如果想让学生选择学院,两方都要做努力。一是学生自己大一的时候要好好学习,同时要去上各种专业的通识课,去了解专业,才知道去选择哪个学院。

从学院来说,老师们现在都要求把自己的课程建成“金课”,如果你的课讲不好,学生对老师、课程不认可,学生就不会选这个学院。院长、教授也纷纷走到学生的身边,带来专业的通识课,给学生介绍专业,希望能够有更优秀的孩子、更适合专业的孩子来选的专业。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方法,能够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现在的大学基本是以学生为本的,转专业还是放得比较开的,我们基本转出是不设门槛的,只要对方有名额,符合对方条件都可以转出。现在大学确实越来越包容,越来越开放,为学生搭建一个更宽的途径。

主持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考生也面临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作为招生办的主任,邓老师对当前的高考生有什么建议?

邓怡:现在的高考改革背景下填报志愿有多种选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更多的选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焦虑。学生得把90多个甚至100多个都要填满,我的建议是首先根据分数段和对这个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没有必要都填满,一定要针对性地去填。第二是你怎么看待高考,高考绝对不是人生的一个终点,至少不是学习的终点,它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填报志愿时肯定是要谨慎,但不能过于紧张。我有两个建议:

第一,眼光放长远一点,考虑未来自己的专业生涯或职业的生涯的规划是怎样的,更喜欢哪个大的方向,这是可以确认的;或者说你不会从事哪个领域或方向,这也是基本能确认的。对于大类招生的高校来说,你是更好选了,兴趣毕竟是一个学生最好的老师,他对这方面有兴趣,一定会比学他不感兴趣的学科更有动力,更能持久,更能克服困难,逆商就会更高。

第二,关注国家的发展的趋势,大致明白哪些行业领域将来可能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方向,哪些行业和领域将来是面临被淘汰的。

举个例子,航空航天的总师说不定将来是学人工智能的,不一定就是学飞行器制造、飞行器设计,人才培养一定是讲究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以北航为例,学飞行器将来是搞工程、搞机械、搞设计、搞动力?实际上,现在的飞行器也是朝向智能化、集群化、无人化的趋势在发展,同样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新技术。

主持人:两位老师深耕教育多年,两位老师的高考经历是什么样的?对我们当前的高考生来说,您们觉得他们应该从高考这段经历中学到什么?

郭英剑:可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在里边,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人生经历在里边。个人觉得,对今天的学生来讲,无论成功与否,Just go for it,继续努力就行了。人生道路上,你必须要走的这一次,能抓住机会是一定要去尝试,未来至于是不是成功,先不要把这个看得那么重。

今天的社会对个人未来的成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机会是很多的。今天,大学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到了普及化阶段了。大家把高考当作人生重要的经历,把它当作一个门槛,无论成功与否,你总是要跨过去,跨过去之后,你回过头来再来看,你会有很多的故事去告诉你的下一代人。

邓怡:这个学习阶段一定是对自己的意志、品质、学习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的一种考验,能够坚持下来就是胜利者。很多考完的学生为什么高考完了特别开心,他终于考完了,坚持下来了。今年的高考马上就要来临了,走到今天的同学们都是胜利者。

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轻松、谨慎地面对你的高考,发挥出你最好的水平。你要坚信,只需做自己的星辰,自有苍穹做你的战袍。作为招生办主任,我也特别希望同学们能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绩。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心怀梦想,向北航行。

主持人:两位老师从高中人才培养、大学人才选拔、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精准衔接,为我们把脉新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性的工程,它关系到社会和教育的方方面面。未来的很多年里我们还将继续讨论新高考改革为教育公平、教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最后希望各位考生取得好成绩,能够进入理想中的大学。有关志愿填报、新高考改革等相关话题欢迎各位考生和家长继续关注搜狐教育官方首页、搜狐教育微博微信、搜狐教育高考专题报道,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