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协会概况 协会资讯
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 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发布时间:2021-04-20 分类: 协会资讯 来源:教育部 点击数:638

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 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起首都高校热烈反响


 “总书记好!学长好!”习近平总书记缓缓走过人群,清华大学操场上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久久不息。“当习近平总书记从西体育馆走出来时,全场沸腾,我随着大部队一起拼命挥手喊口号,内心激动万分!”习近平总书记离开学校后,清华大学体育部教师张文清仍然难掩激动之情。

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为清华大学送上祝贺与问候,清华大学广大师生倍感振奋,教育界广大高校和青年群体同样也深受鼓舞。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增强学科设置的针对性,加强基础研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并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刘奕群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刘奕群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为什么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好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应该办成什么样的大学”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作了高屋建瓴的阐释,对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广大高校师生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必将在每位清华教师教书育人、每位清华同学全面成长、每一代清华人接续奋斗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北京大学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吴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立德树人规律的精辟洞见,特别是关于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完善大学创新体系等一系列新的重要论述富含哲理、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极具指导意义,给我们上了一堂系统深刻、鲜明生动的党课、思政课、创新课。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表示,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排头兵,必须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守为民族复兴办教育、为国家富强育英才的初心使命,大力推进“强师工程”,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四有”好老师,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陶文昭认为,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最为关键的词是“中国特色”,自然科学是这样,哲学社会科学更是这样,马克思主义学科更要先行。建设一流的马克思主义学科,要有自信,要在实践中努力创新,紧扣时代脉搏,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基础研究牢固根基,加强应用研究服务社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艾渤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高校科研工作者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科研无止境,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我们将继续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将更多的惊喜呈现给世人。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化工系全体师生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发挥高水平师资队伍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作用,要倾心做好人才培养,与学生共成长,使学生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促进教师研究真问题,治学态度严谨,目光长远,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清华大学化工系主任、教授王铁峰表示。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邓喆说:“作为一名思政课青年教师、同时‘双肩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我今天再次受到鼓舞,今后一定不断夯实教学基本功,站稳思政课讲台,同时培养和输送更多学子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一代代清华人、马院人接力奋斗,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后坚定地说:“作为一名执教60余年的老教师,我将继续用责任和关爱守护学生,用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传播先进思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童贻刚表示作为一名高校科技工作者受到强烈鼓舞:“高校科技工作者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发扬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和全力以赴、大爱忘我的奉献精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教书育人的言行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校办副主任、法学院副教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者宋彪在贫困地区挂职四年,他认为:“当代教师置身国家发展滚滚洪流,要紧扣时代脉搏,用身边事讲好中国学术逻辑,这是理解并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的立场、态度和方法,也是培植勇担民族复兴大业时代新人的意志砥砺和行动自觉。”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于沁说:“打铁需要自身硬,‘志气、骨气、底气’来自扎实学识和本领。作为一名研究生,我要在学习中勤勉努力,在工作中积极进取,在生活中勇往直前,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王梦瑶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对青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殷切希望。“作为一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一定不负总书记嘱托,在学校里不断丰富自己的才识,真刀真枪贡献自己的力量,用中国设计力量在世界舞台讲述美好的中国故事。”王梦瑶说。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届博士毕业生叶子鹏作为清华大学第一届党的建设专业博士生,毕业后将继续从事党的建设研究工作。“清华园留给我最深刻的烙印就是真正懂得了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的道理。未来我将始终对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事业葆有一份热忱、贡献一份力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张悦坚定地说:“作为北航研究生,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凝聚家国情怀、政治真诚、创新担当、实干有为的北航特质,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退役大学生士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博士生周晓辉说:“我深知我们中国从战火中艰苦走来的艰辛,深知如今山河无恙是先辈的热血铸就,深知建设一个美好的时代最需要青年人的觉醒和奋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就应该有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气魄,我们是新时代青年,我们生逢盛世,就必然肩负重任,建设更美好的中国!”(本报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杨飒、靳晓燕、姚晓丹、晋浩天、唐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