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小康”教育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4月23日一早,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的一家图书馆里传来阵阵读书声。生米中心小学的80余名师生和家长,正在这里开展课外阅读实践课。
距离图书馆3公里处,便是生米中心小学的校园。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2年的唐人贵来说,在有着万余册藏书的城市智慧图书馆内开展教学,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生米中心小学建于20世纪50年代。1989年,18岁的唐人贵毕业分配到这里工作,他把整个青春留在了乡村校园里。他说,刚参加工作时,学校只有一排瓦房和一栋两层的老旧楼房,学生们挤在教室里上课,操场没有硬化,雨天泥泞、晴天飞尘,条件很不好,印象最深的是就地取材做教具,“用木棍做圆规,用硬纸壳做图形,有什么材料就拿什么做,上课的时候将就着用,老师都变成了手工艺人。”忆起当时的情景,唐人贵说。
生米中心小学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过去学生学习意识薄弱,家长教育观念不足,孩子的行为习惯也存在很多问题。2017年9月,从教多年的刘芳华来到生米中心小学当校长时便注意到这一情况。于是在学校硬件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学校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品质教育也有条不紊地展开。
近年来,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均衡教育资源,当地也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先后新建改造了教学楼和塑胶操场,配齐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实验室、图书馆等多功能教学设施,办起了教师食堂,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如今,生米中心小学下辖镇小及13所村小,在校学生1445人,各科专业教师也增加到55人。
为学生提出“六年读72本书”计划,通过阅读改变农村学校的气质;每天大课间各年级学生跑操5分钟、跳绳6分钟;校园后的菜园子成了学生们的劳动实践基地;每学期举办一次画展……一项项举措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成长。
12岁的熊茵是该校六年级学生,父母忙于生计,学习只能依靠学校和老师。“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让农村孩子也像城里的学生一样,学会弹琴、画画,比以前要幸福多了!”熊茵的母亲曾丽娟感慨。
同样发生变化的还有生米镇的其他村小。在生米镇青岚小学,学校将村里的茶园改建成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采茶、制茶、品茶和奉茶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学习中国传统茶文化。刘芳华说:“农村教育不能拘泥于课堂和课本,要善于用好乡村资源,让孩子扩大视野,增长见识。”
从过去的土操场和瓦房,到如今的塑胶跑道、明亮的教室;从老师不愿来、来了留不住,到如今留得住愿意来,乡村教育无论硬件条件、教学理念、家长观念,还是师资队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全面小康,需要优质教育的强劲支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抓好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培育人才,才能奔向更扎实优质的小康生活。”刘芳华说。(本报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薛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