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小学生书面作业“不出校门”
中国网北京4月25日讯(记者 徐虹 刘佳)针对课堂“双减”,今天,教育部再出“重拳”,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小学、初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量划定红线。其中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且由教师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此外,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
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通知》要求创新作业形式,特别提到,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教师指导小学生作业在校完成
减少书面家庭作业负担,教师责任在肩。对此,《通知》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此外,《通知》明确规定,教师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
作业“减负”,重在家校联动。《通知》强调,教师应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督导部门要将作业管理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